五陵郭的歷史

五陵郭的歷史

每到北海道函館五陵郭是幾乎一定回去到的景點,以下我們來聊聊五陵郭的歷史。

背景

在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禁止與荷蘭、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交流。不過1853年黑船事件後開國,而後陸續和美、英、俄等國締結友好條約,函館便成為最初對外開放的港町

五陵郭的歷史
黑船來航
photo credit by : wikipedia

當時的德川幕府派遣箱館奉行(在江戶以外的直轄統領)至函館管理事務。

而第二任的箱館奉行堀利熙,覺得當時的奉行所太接近函館灣,而且許多外國人在函館山上,毫無遮掩物,覺得太難以防守,所以計劃在離港口或市區有點距離的內陸建設要塞,以作為保護政府機關的建築物。

因此,最終幕府接納其意見,任命在有關歐洲學問和技術的機關專研的教授武田斐三郎,設計此要塞。

1855年7月,在箱館奉行所負責製造機械和彈藥的武田斐三郎,得到法國軍艦的副艦長指導,並且取得大砲的設計圖以及星形要塞的規劃圖

星形要塞

星形要塞(Star fort),是在火藥時代來臨後,為了應付大炮而逐漸發展出來,最初出現於15世紀中葉的義大利,特點是有許多三角形的稜堡

五陵郭的歷史
photo credit by : wikipedia

到了16世紀,星形要塞的設計被傳揚到義大利以外的地方,在歐洲被廣泛採用,直到19世紀

星形要塞的特點在於其眾多相互掩護的稜角,所以不論從哪個方向被進攻,都可以從側後方用火槍、弓箭等武器對攻城的敵人進行打擊。相比原本平直的城牆,星形城堡的稜角使得敵人即使用重炮也很難轟開一條開闊的缺口發動攻擊。

星形要塞在東歐有效的抑制了鄂圖曼帝國的進攻,為歐洲和基督教世界的眾多小邦免於被強大的鄂圖曼蘇丹吞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直到威力更大的砲彈出現以前,星形要塞都是非常可靠的軍事據點。即使到現在,如果沒有重武器支援,要突破有人據守的星形要塞也是一種艱難的任務。

五陵郭誕生

五陵郭的歷史
photo credit by : wikipedia

而武田斐三郎研究近代歐洲的城郭都市,並設計了有利以槍和大砲展開戰爭的要塞。建設工程大約花了7年的歲月,星形要塞於1864年大致完成,其要塞被稱為「五稜郭」。五稜郭這個日本北方的政治、外交、防衛中心因此誕生了。

江戶幕府在城池建成後僅兩年,隨著江戶開城而滅亡,五稜郭由箱館府接管一段短時間後,在箱館戰爭中遭到舊幕府軍佔領,並且成為其根據地。

*延伸閱讀:箱館戰爭的始末

進入明治時代後,城內除了一棟建築物(奉行所)外其餘全數被拆除,並且改建為大日本帝國陸軍的練兵場。

五陵郭記事

  • 在1914年改建為五稜郭公園,並且對外開放,自此成為函館市民的休憩地方和代表函館的旅遊景點之一。
  • 1964年,為了紀念五稜郭建成100周年,在南邊新蓋了高約60米的五稜郭塔。
  • 2006年,新建高約107米的五稜郭塔取代了原本的五稜郭塔
五陵郭的歷史
photo credit by : wikipedia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A%94%E7%A8%9C%E9%83%AD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8%9F%E5%BD%A2%E8%A6%81%E5%A1%9E
https://www.goryokaku-tower.co.jp/cht/

延伸閱讀:

箱館戰爭的始末
七個函館必去景點美食推薦